順應工業4.0的到來(一)—達明機器人服務商
|
典型的工業制造至少存在三種有較大差別的模式。隨著工業技術的進步,生產模式不再單一,而在前中后端均呈現逐步混合的趨勢,即從大批量生產向柔性自動化生產,進而再轉向高效、敏捷與集成經營生產方式,而這一切的基礎,是各類標準的統一化,平臺的統一化,接口的統一化,信息的一體化。而且,隨著現在網絡信息傳送的速度呈現指數級的提升,各類數據吞吐交換程度也大幅提升,為以上統一、一體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,從而實現全過程的只能設計、生產、管理。 工業4.0是由德國政府《德國2020高技術戰略》中所提出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。該項目是由德國聯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聯邦經濟技術部聯合自主,投資預計達2億歐元。旨在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,建立具有適應性、資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,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伙伴。其技術基礎是網絡實體系統及物聯網。
工業4.0的基礎,是已經實現的前三次工業革命。按一般的劃分,**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后半夜,其主要標志是以蒸汽機的發明帶來的機械化生產;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9實際后半葉,主要標志是以電力的發明帶來的電氣化和大規模流水線的生產;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于20實際后半葉,主要標志是通過信息技術和電氣化的結合實現的自動化生產。第四次工業革命,從現在開始,其主要特征就是綜合利用**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創造的“物理系統”和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日益完備的“信息系統”,通過兩者的融合,實現智能化生產。
|